硅胶手机壳uv打印选用汇瑞硅胶处理剂免烘烤更省时
在3c配件个性化定制浪潮中,硅胶手机壳的uv打印需求激增。但传统工艺中,硅胶表面低表面能(仅20-30 mn/m )导致油墨附着力差,而高温烘烤(120-150℃)又引发变形、黄变等问题。通过湿气固化 光引发协同技术,彻底颠覆这一困局,实现3
分钟快速固化、零能耗、零变形的突破。
一、传统工艺的三大硬伤
效率低下
烘烤环节需15-30分钟/批次,冷却还需5 分钟,成为生产线“卡脖子”步骤。某厂商曾因烘烤延误导致日产能损失超30%。
品质失控
高温导致透明硅胶壳泛黄,白色款出现色差,良品率仅82%。同时,烘烤设备占用空间大,增加厂房租金成本。
耐久性不足
未完全固化的处理剂层易被酒精、汗液侵蚀,用户使用1个月后图案脱落投诉率高达15%。
二、汇瑞处理剂的技术破局
1. 湿气固化:室温下10分钟完成交联
原理:处理剂中的硅烷偶联剂(kh-560)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发生水解缩合反应,形成si-o-si三维网状结构。
优势:无需烘烤设备,固化时间缩短至传统工艺的1/5,且无热应力导致变形。
2. 光引发协同:uv打印光强加速固化
创新点:添加微量光引发剂(tpo),在uv打印的365nm 光线下,表面处理剂层30秒内完成初步固化。
效果:打印后可立即堆叠包装,无需等待,生产节拍提升200%。
3. 纳米改性:表面能飙升至60 mn/m
技术细节:掺入亲水性二氧化硅纳米颗粒(粒径10nm),在硅胶表面形成微纳粗糙结构。
数据支撑:接触角从110°降至35°,uv 油墨铺展面积增加3倍,彻底消除“缩孔”缺陷。
三、实际生产中的颠覆性体验
案例1:某头部手机壳厂商的转型
原工艺:烘烤线占地50㎡,日产能5000件,能耗成本¥800/ 天。
汇瑞方案:取消烘烤设备,日产能跃升至8000件,能耗归零,车间面积利用率提升40%。
客户反馈:“透明壳黄变问题彻底解决,返工率从12%降至0.5%。”
案例2:极端环境测试
酒精擦拭:75%乙醇棉球以500g压力往返擦拭100 次,图案色彩饱和度损失<2%。
高温高湿:在85℃/85%rh环境下放置168 小时,附着力无衰减,远超行业标准的72小时。
四、操作简化:三步搞定免烘烤工艺
表面清洁
用异丙醇擦拭硅胶壳,去除脱模剂和指纹油污,确保表面张力≥38 mn/m。
喷涂处理剂
雾化压力0.25mpa,膜厚控制在2-3μm (过厚易开裂),静置3分钟待表面干膜形成。
uv打印与固化
油墨粘度调整至20秒(din 4杯),打印能量800mj/cm ²,灯管寿命≥2000小时。
五、行业应用前景
3c电子:适配手表带、耳机套等硅胶制品的uv打印,支持小批量个性化定制。
汽车内饰:用于方向盘套、挡泥板的耐候性标识打印,替代传统喷涂工艺。
医疗领域:可通过iso 10993生物相容性认证,可用于硅胶医疗器械的永久性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