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态硅胶包pp塑料用什么胶水粘接牢固?
是专为固态硅胶与pp塑料复合设计的双组分底涂增粘剂,通过化学键合与物理锚固双重机制,实现硫化界面2.8mpa 以上粘接强度。产品耐-40℃~200℃冷热冲击,抗增塑剂迁移,经1000
小时双85老化测试强度衰减<7%,符合医疗级安全标准,适用于电子按键、汽车密封件等高可靠性场景。
固态硅胶包覆pp塑料的粘接难题,源于pp材料低表面能、非极性分子链的特性,传统胶水易出现硫化后分层、冷热循环开裂等问题。 hr-326-4ab热硫化胶水采用“纳米浸润 交联锚固”技术,其a组分含活性硅氧烷基团,可渗透 pp表面0.1-0.3μm的微孔结构, b 组分中的改性聚氨酯预聚物在硫化阶段与硅胶铂金体系发生链增长反应,形成“硅-氨酯-pp ”三维互穿网络,使粘接层抗剪切强度突破 2.8mpa ,远超行业平均1.5mpa水平。
针对pp注塑件易释放小分子残留的特性,hr-326-4ab创新引入双相屏障层设计:首层为氟改性硅烷,快速封端 pp表面羟基,抑制低分子量物质析出;次层为含硼硅氧烷,在170℃硫化时与硅胶链段形成动态硼酯键,赋予复合件自修复能力。经-40 ℃至 200℃冷热循环100次测试,界面仍保持90%初始强度,而普通胶水仅能维持 60%左右,显著提升汽车传感器外壳、医疗设备防水按键等产品的环境适应性。
某汽车零部件企业应用hr-326-4ab后,其pp基硅胶密封圈的硫化良率从71% 提升至95%,生产效率提高35%。该产品固化后无溶剂残留,通过ul 94 v-0 阻燃认证及iso 10993-10皮肤致敏测试,成功应用于新能源电池包密封垫、胎压监测传感器外壳等严苛场景。经第三方检测,复合件经5000小时氙灯老化后,粘接层气密性衰减率< 0.05%,为pp-硅胶复合材料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技术突破。